奇偶性是函数的基本性质,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一般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点(a,b)中心对称,或者关于直线x=m对称,我们称这样的函数具有对称性(严格来说是具有广义奇偶性).
问题一 如果函数f(x)满足函数方程f(x+1)=f(−x+1),那么函数f(x)具有什么性质?
问题二 如果函数f(x)的对称中心为(1,2),那么f(x)满足什么样的函数方程?
问题三 如果函数y=f(x+1)是奇函数,那么f(x)满足什么样的函数方程?
问题四 函数y=f(x+1)关于x=1对称的函数解析式是什么?
本篇针对这四个问题一一解决,我们先从基本的概念开始.在本篇中,默认抽象的f(x)(即没有给出解析式的f(x))定义域为R,且函数方程都是对定义域内所有x成立的.为了方便,我们把“函数图象关于⋯的对称”简要说成“函数关于⋯的对称”.
一、轴对称
函数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对称,可以用图象上的点来描述,即若x轴上的两个点关于a对称(考虑数轴上点的对称),则它们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如图:关于a对称的点的横坐标x1,x2满足x1+x2=2a,所以我们通过“和”去考虑就可以很好地绕开f括号内的各种形式上的变化,得到:
若两个数的和为定值2a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那么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x=a轴对称.反之也成立.
比如:(1)若f(x)=f(4−x),括号内的和为4,所以f(x)关于直线x=2对称;
(2)若f(−x−1)=f(x−3),括号内的和为−4,所以f(x)关于直线x=−2对称;
(3)如果f(x)的对称轴为x=2,那么有f(x)=f(4−x),f(x+2)=f(2−x),f(2x+2016)=f(−2x−2012),⋯.
二、中心对称
函数f(x)的图象关于点(a,b)对称,可以用图象上的点来描述,即若x轴上的两个点关于a对称,则它们对应的函数值关于b对称.即:若两个数的和为定值2a时,对应的函数值的和为定值2b,那么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点(a,b)中心对称.反之也成立.
比如:(1)若f(x+1)+f(1−x)=4,则函数f(x)关于点(1,2)中心对称;
(2)若f(−x)=−f(x+6),则函数f(x)关于点(3,0)中心对称.
(3)若f(x)的对称中心为(−1,3),那么有f(x)+f(−2−x)=6,f(2x+100)=6−f(−2x−102).
三、抽象复合函数的奇偶性
函数y=f(x+1)是偶函数是什么含义呢?注意抽象复合函数的自变量仍然是x.而偶函数是意思是:当自变量取相反数时,函数值不变,即当x变成−x时,有f(−x+1)=f(x+1).
四、两个函数的对称
上面讲的都是一个函数的图象具有的对称性,下面考虑函数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m对称后的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考虑自变量x关于x=m对称得到2m−x,于是y=f(x)关于x=m对称的函数为y=f(2m−x).
简单证明如下:我们通过点去考虑,设y=f(x)关于x=m对称的函数为y=g(x),取y=g(x)上任意一点(x,g(x)),它关于x=m的对称点为(2m−x,g(x))必然在y=f(x)的图象上,于是有g(x)=f(2m−x),
同理有y=f(x)关于点(a,b)对称的函数为y=2b−f(2a−x).
最后考虑y=f(x+1)关于x=m对称的函数解析式.将自变量x关于x=m对称得到2m−x,于是所求的解析式为y=f(2m−x+1)=f(2m+1−x).
例题一 下面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1)若f(a+x)=f(a−x),则f(x)关于x=0对称;
(2)若f(a+x)=f(−a−x),则f(x)关于x=0对称;
(3)若f(a+x)+f(a−x)=0,则f(x)关于(a,0)对称;
(4)若f(a+x)+f(−a−x)=0,则f(x)是奇函数;
(5)若y=f(x+a)是奇函数,则f(x+a)=−f(−x−a);
(6)y=f(x−a)关于x=a对称的函数为y=f(a−x).
分析与解 (2)(3)(4)(6).
(1)中f(x)关于x=a对称;(5)中有f(x+a)=−f(−x+a).
有了这些函数对称性的知识,我们就可以用它们去判断一些具体的函数是否是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函数.
例题二 对于下列函数:
(1)f(x)=|x−1|+|x−2|;
(2)f(x)=x3−3x2+1;
(3)f(x)=2x−cosx;
(4)f(x)=lg2x−1x+1.
其中是轴对称函数的有______,是中心对称函数的有________.
分析与解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具有对称性,需要先估计如果它是对称函数,对称轴或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可能是什么,才能去通过计算来验证.
(1)由x→+∞与x→−∞时,f(x)→+∞知这个函数不可能是中心对称的;又因为当且仅当x∈[1,2]时,f(x)为定值1,所以只需要验证x=32是不是它的对称轴即可判断它是否为轴对称函数,由f(3−x)=|2−x|+|1−x|=f(x)
(2)由x趋于无穷时的情况知一个三次函数不可能是轴对称的,只可能是中心对称的.要寻找对称中心,可以考虑它的导函数f′(x)=3x2−6x=3x(x−2),
更多的三次函数相关的性质,我们会在后面的导数中进行归纳总结.
(3)f(x)是函数f1(x)=2x与f2(x)=cosx的差.因为函数f1(x)=2x有无穷多个对称中心(a,2a),所以∀x∈R,f1(x)+f1(2a−x)=4a.
(4)f(x)的定义域为(−∞,−1)∪(12,+∞).所以它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的横坐标只可能为12(−1+12)=−14.
最后给出两道练习:
练习一 下列表达式中,可以说明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是偶函数的是_______:
(1)f(x)=f(−x);
(2)f(2+x)=f(2−x);
(3)f(x−2)=f(−x+2);
(4)f(2x−1)=f(1−2x);
(5)f(2x+1)=f(−2x−1).
答案 (1)(3)(4)(5).
练习二 判断下列函数是否存在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如果存在,写出一个对称轴或对称中心.
(1)lnx+1x−1;
(2)f(x)=(x−3)3+x−1;
(3)f(x)=xsinx;
(4)f(x)=sinπx√x2−2x+3.
答案 (1)有对称中心(0,0);
(2)有对称中心(3,2);
(3)有对称轴x=0;
(4)有对称中心(1,0).
总结 解决对称性问题抓住一个点——考虑自变量的和,一招搞定!
阅读本篇文章有困难的读者可以先阅读暑期“每周一招[7]抽象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在传送门-方法技巧中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