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数列{an}满足:对任意的n∈N∗,只有有限个正整数m使得am<n成立,记这样的m的个数为(an)∗,则得到一个新数列{(an)∗}.例如,若数列{an}是1,2,3,⋯,n,⋯,则数列的{(an)∗}是0,1,2,⋯,n−1,⋯.已知对任意的n∈N∗,an=n2,则(a5)∗=_____,((an)∗)∗=_____.
正确答案是2,n2.
解 本题的关键是理解(an)∗的含义,数列{(an)∗}中的第k项(ak)∗为{an}中在区间(−∞,k)中的项数.所以{(an)∗}为0,1,1,1,2,2,2,2,2,3,3,3,3,3,3,3,4,⋯.
在这个数列中,值为k的项共有(k+1)2−k2个.从而数列{((an)∗)∗}的第n项((an)∗)∗即数列{(an)∗}中小于n的项的项数,为(12−02)+(22−12)+⋯+[n2−(n−1)2]=n2.
本题的难点在于定义的抽象,把数列多写几项,将抽象的定义用具体的数值来感受,会有助于我们对抽象问题的理解,从而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注 本题为2010年高考数学湖南卷的第15题(填空压轴题).
下面给出一道练习.
若数列{bn}的通项公式为bn=2n,则(b5)∗=_____,((bn)∗)∗=_____.
答案 2,2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