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成立问题中的参数分离

已知某含参的函数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是高中一类常见的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处理,有两种常见的思路:一种是分离参数,再去求分离后得到的不含参函数的最值;另一种是不分离参数,直接去处理这个函数.很多问题两种思路的处理难度上差别不大,也有些问题其中一种思路明显优于另一种思路(甚至只有一种思路可以行得通),需要大家解题时先观察判断,解完题多思考总结.我们今天先来看看适合参数分离的问题.比如:

已知不等式xlnxkx1恒成立,求k的取值范围.

cover

在这个问题中,k很容易分离出来,即x>0,klnx+1x.而这个不等式恒成立当且仅当k不大于右边函数的最小值.

而右边的函数f(x)=lnx+1x的最小值容易求:对f(x)求导得f(x)=x1x2,f(x)(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从而min{f(x)}=f(1)=1,所以k1

在有些问题中右边的函数因为定义域不包含边界,所以取不到对应的最值,只有一个上确界或下确界(注:上下确界是指无限接近,永远取不到,比如y=1x,x>0有下确界0),此时可以在构造函数时把边界添上,方便书写.如下面的例题:


例题一 已知函数f(x)=ex+ax1,若f(x)x2(0,1)上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与解 题中条件等价于x(0,1),ax2+1exx.记右侧对应的函数为g(x)=x2+1exx,x[0,1],amax{g(x)}.对g(x)求导得g(x)=(x1)(x+1ex)x2.易知x0,x+1ex<0.所以g(x)0g(x)(0,1)上单调递增,故max{g(x)}=g(1)=2e,从而有a2e


有些问题不能直接进行参数分离,但经过一些处理后,将参数独立出来就可以分离了,比如下面的问题:

例题二 已知函数f(x)=ln(x+1a)ax,若不等式f(x)<ax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分析与解 题中条件即不等式ln(x+1a)<2ax恒成立,这里参数a在两个地方出现,我们进行换元,令t=x+1a,则条件转化为t>0,lnt<2at2.现在可以分离参数a,得到t>0,a>lnt+22t.g(t)=lnt+22t,则g(t)=lnt+12t2,所以g(t)(0,1e)上单调递增,在(1e,+)上单调递减,所以max{g(t)}=g(1e)=e2,所以a>e2


最后给出两道练习:

练习一 已知e2x+1ax0x[0,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 a2e2

练习二 已知函数f(x)=lnx+mxx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求m的取值范围.

答案 m14

提示 题意即x>0,f(x)=1xmx210.

此条目发表在方法技巧分类目录,贴了标签。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发表回复